一、农药的分类
1 .按性质分类 可分为化学农药、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。
(l)化学农药。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。 有机农药是一类通过人工合成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杀伤能力和 调节其生长发育的有机化合物。
无机农药包括天然矿物在内,可直接用来杀伤有害生物。如硫磺、硫酸铜、磷化锌等。
(2)微生物农药。这类农药是利用一些对病虫有毒、有杀伤作用的有益微生物,包括细菌、真菌、病毒等,通过一 定的方法培养,加工而成的一类药剂,如苏云金杆菌、白僵菌、核多角体病毒等。
(3)植物性农药。这是一类以植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药剂,如鱼藤、烟草、除虫菊等。
2.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杀虫剂、杀菌剂、杀螨剂、杀鼠剂、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。
(l)杀虫、鼠剂。按其对虫、鼠害的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剂、触杀剂、熏蒸剂、忌避剂、拒食剂等。
(2)杀菌剂。按其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方式,又分为保 护性杀菌剂、治疗性杀菌剂和铲除剂等。
(3)除草剂。按其性能和作用方式,又分触杀型和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等。
3、按剂型分类,可分为老剂型乳油(EC)、悬浮剂(Suspension Concentrate,SC)、水乳剂既浓乳剂(Emulsion in water,EW)和微乳剂(Microemulsion,ME)、可湿性粉剂(WP)、水性化(又称水基化)剂型及水分散粒剂(WDG)等。
二、农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夏季是各种作物病虫草害的多发季节,也是参与施药人员最多,各种农药使用量最大,最易出现问题的时期,为达到安全、经济、有效的目的,应注意以下问题:
1.选购“放心药”购买农药时做到“四不买”,
(1)是无农药标签或标签残缺不全的不买;
(2)是标签上“三证”(农药登记证、产品标准号、生产许可证)标示不全的药不买;
(3)是外观质量不合格的不买;
(4)是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的药不买。然后根据农药外包装认清农药种类:绿色为除草剂、红色为杀虫剂、黑色为杀菌剂、蓝色为杀鼠剂、黄色为植物生长调节剂。
2.合理用农药农药使用做到六注意:
(1)是对症下药。农药品种很多,特点不同,应针对防治对象,选用最适合的农药;
(2)是适时用药。用药时间对了,防效才理想。如保护性杀菌剂一定要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,芽前除草剂要在作物出芽前使用;
(3)是严格掌握施药量。任何农药均应按推荐用量使用,随意增减易造成作物药害或影响防效;
(4)是施药要均匀周到,不能重喷或漏喷,以保证对作物安全,对病虫草有效;
(5)是合理混用农药,混用后不能增加对人畜的毒性,有效成份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,不能增加用药成本等;
(6)是要安全施药。配药、施药要防止农药污染皮肤,禁止夏季中午高温时间喷施高毒农药,连续施药时间不要过长。
在操作现场要保管好药液、毒谷、毒种等,防止人畜中毒。还应注意剧毒、高毒农药禁止在瓜类、蔬菜、果树等作物上使用,以对消费者安全负责。另外,农药对作物及环境是否安全也须引起注意。
3.出现问题及时处理
(1)药效很差或产生药害时应及时将药送到农药检测单位检验,如属不合格或伪劣产品,可到工商、消协、技术监督等部门投诉或到法院起诉。
(2)发生药害及时补救,一是施肥补救,对叶面产生药斑、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,可增施肥料来减轻药害程度;二是对抑制或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药害,可喷洒赤霉素来缓解;三是对一些稻田除草剂药害,适当排灌可减轻药害。
(3)发生农药中毒事故,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或送医院抢救。
中澳益宇宣